首 页 新闻中心 崮乡探奇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会展赛事 画说崮乡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行业之窗 崮乡春秋 崮乡小荷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人物 
天使在凡间——记岱崮医院内科主任宋西刚先生
 


 岱崮医院内科主任宋西刚(右一)

    崮文化网讯 一身白大褂、口罩护脸、一副听诊器架在两只耳朵上,对着病人望闻问切,是他在笔者头脑中的印象。

    他,一位四十三岁的中年汉子,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年龄不算太大却已经从医25年,是科室里真真正正的老人了,他带过无数刚参加工作和新实习的医生。25年来,他通过临床实际和不断外出学习汲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带领科室不断前进,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赞扬,受到广大病患者的普遍好评。

    他,十七岁参加工作。刚工作三年病魔就找上了他,1996年正直大好青春年华的他得了股骨头坏死。由于服用激素过多,他变得越来越虚胖,腿脚也变得越来越不灵活,最后变成了跛脚医生。生病期间,他一直坚持上班不愿耽误工作。即使去沂水中心医院做手术,他也是独身一人前往,不让家人伺候。在他生病期间,机缘巧合他相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一名师范院校的在校生。妻子被他勇敢和顽强精神所感动,一直给他精神支持,鼓舞他战胜了病魔。1997年,妻子毕业了,他们就选择了结婚。婚后夫妻二人为了各自的工作,选择了先不要孩子,四年后他们才开始要孩子。这期间他去泰安88医院进修。在一年进修期还未结束的时候,可怕的非典来了,那是2003年的初春,医院不得不把他火速调回,安排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他被隔离了,长达三个月之久。而在他被隔离的期间,他唯一的女儿出世了。他与女儿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在女儿出生两个多月之后了。

    他,虽然自身有残疾,却坚持每年都义务献血。特别是2012年和2016年,他两次瞒着父母和妻女去省会济南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两位频危病人的生命。他还时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义务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帮她们圆大学梦。而这些事情他的妻子大多也不知道。

    他,总是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一线,不管有多么危险,不管有多少困难,他总是身先士卒,视医院为家,视同事如亲人,视病人为家人。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岱崮镇中心卫生院的宋西刚主任。

    宋西刚,生于1975年12月,1993年毕业于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同年9月参加工作于岱崮医院至今。第一次听说宋西刚主任是在一次全县医务工作者的表彰大会上。虽然他并没有做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和尊敬的。笔者虽然文笔欠佳,但愿用拙笔去真实记录下这位普通白衣天使的事迹,因此对他进行了实地采访,撰成此文。

    “宋主任是好人哪!”

    那是六月末的一天,天气特别炎热,没有预约笔者一行三人就来到了宋主任所在的岱崮医院内科。当时他正率众查房,记得那是一位患先天愚型的女病号,他们正在讨论病号的病情发展和调整用药方案。看到我们到来,他又仔细向我们介绍了病号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还向我们表达了为病号争取一下社会关注,帮助这个贫困家庭度过难关的意向。看得出,他对病号的病况很是焦灼,感觉他是那么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那病号瘦骨嶙峋,看上去像一位小孩,实际上她却是一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三十岁的人了。她的家在农村,母亲腿脚不好干不得重活,照顾其饮食起居、还要以种地为生的是她已经不再年轻的父亲。那位憨厚的农民父亲,过了好大一会才弄明白笔者一行的目的,他忽然抓住我们的手,说:“宋主任是好人哪!他不但帮俺从死亡线上拉回了闺女,还帮俺垫付医药费啊!”说着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

    笔者一行看着病床上那个身体消瘦,只剩一个隆起大肚子,目光呆滞完全没有思想的女孩,不仅心疼起这位农民汉子来,同时也给宋主任投去赞佩的目光。

    “刀子嘴,豆腐心!”

    出了病房,我们唏嘘着来到医生办公室,想再详细了解一下宋主任的情况。此时,宋主任的手机响了起来,是院部打来的,说研讨讲课的专家已经到来……看到此情景,我们让他先去忙。他不好意思地说让我们先等一会,他去去就来。趁着这个功夫,笔者逮住一个正在配药的护士,提了一个不太严肃的要求:“嗨,趁着你们主任不在,赶紧曝光一下你们宋主任呗!”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护士更风趣:“我们主任啊,那就是个炮仗脾气,刀子嘴豆腐心啊!我们是又怕他,又敬他!”“是啊,是啊,我们宋主任敢说敢做,敢作敢当,很为医院和科室着想,他经常引进专家讲座或者让我们外出学习,还想方设法寻求企业赞助,提高我们科的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呢。”一个男医生接话。“而且我们宋主任还特别关心我们大家,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以科为家,很少回城里的家照顾嫂子的,特别是节假日更不见他休班!”另一个从外面进来的护士大姐这样说。

    “母亲就一个,我不救她谁救她!”

    “哦,宋主任可真是一个工作狂啊!那他的家人和妻子能理解他吗?”同行的一位这样发问。“那肯定是理解并支持呀!要不宋主任怎么能做到今天这样呢?哎,对了,他的妻女正好在院里啊!”那小护士又说。“哦,是吗,在哪啊,我们去采访下吧!”笔者提议。“在二楼呢,宋主任的母亲病重,他的妻女正在看护老人。”

    笔者一行在小护士的引导之下,来到二楼的一间病房。在病房里我们见到了宋主任的母亲和她的妻女。看到有人来,她们赶忙起身相迎。那妈妈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优雅女士。那女儿是一位高挑的女孩,瘦瘦的,一头短发特别可爱。再看病床上的老母亲,我们吃了一惊,只见一位秃头老太,像是光着身子,盖着一床夏凉被,鼻子里插着吸食管,双手被固定在床栏杆上,正在输着血浆。

    看到我们的惊讶,宋主任的妻子冯老师一边示意我们坐下,一边向我们介绍婆母的病情。她说:婆婆原来也是岱崮医院的主治医师,而且是妇产科多年的主任。退休几年后由于得了一场重病,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却患上了老年痴呆。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再到后来大脑更进一步萎缩,支配不了身体,后来就不能走和不会走了。再到后来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2017年秋天到现在,连咽水和吃饭也不能了,只能插管进食。一开始插管子的时候,她自己会拔出来,拔出来再给插上,如此反复,婆婆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全家人都心疼地哭了。亲朋好友也劝说:“别让老太太遭罪了,让她安然去吧!”可是,宋西刚却坚定地说:“只要母亲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让他饿死,管子必须插!母亲只有一个,我不救她谁救她!”说着,他一边哭着一边亲自把母亲的双手给“绑”了起来!

    “俺儿孝顺啊!”

    笔者一行静静地听着,不知道要如何接话。这时一位年纪大概七十多岁体型偏胖的老人走了进来。冯老师赶忙介绍:这位是孩子的爷爷。她又忙着向老人介绍了我们一行的来意。这时老人家才放下手中的保温桶,说回家给老婆子煮了点骨头。只见他坐了下来,攥着老伴的手,问她好受吧?饿了没有?而老太太只知道答应,什么也不会说。此时老爷子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对老太太喃喃说着:“老婆子,咱媳妇孝顺,儿子孝顺啊!咱儿子说了,无论你在医院住多久,无论花多少钱咱都要你活着,你就好好活着,陪着我吧!”说着说着老人潸然泪下。

    看着老爷子这样,大家也都觉得不是滋味。过了一小会,老人家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忽而转了话题,他对我们说:感谢你们来采访俺孩子,其实俺儿子什么都好,就是照顾不上城里的家啊!可苦了俺媳妇和俺孙女了!俺儿天天上班,歇个班也不能回去,除了加班就是照顾他妈妈了!哎,俺们父子俩一直性格不合,从前是,现在也是啊!向来俺父子见面就吵,但是我知道这个孩子孝顺啊!虽然我整天骂他,嫌他不务正业,爱喝酒。但是也理解他有多么累!俺儿性子急,个性强,样样不想落在别人后面,科里的事,院里的事,家里的事,母亲的事,都落在他的肩膀上,他也实在是苦啊!不管怎么说吧:“俺儿就是孝顺啊!”
    听着老人对儿子的评价,我们又多了一层对宋主任的了解。看看已经十点多了,估计老太太也该加餐了,我们便要告辞。

     “他就是个社会人!”
    宋主任的妻子把我们送出来,说要领我们去老家里看看。“冯老师,宋主任在您眼中是个怎样的人啊?”在路上笔者开门见山地问。

    “他呀,让我想想,这样说吧,他就是个社会人,很少属于家庭和家人。我和他经常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也不碰不到面!他经常像大禹治水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
    “真的,这不是夸张吗?”笔者又追问。

    “不是夸张,是事实。他平时工作忙,又喜欢应酬,再加上最近婆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就更没空回家了。”
    “那之前呢?也很少照顾家庭吗?”

    “是啊,他这个人人缘好,住的离医院近,经常替人上班,特别是重要的节假日他都是争着上班,让离家远的回去过节。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结婚的这十八年里,他没有一个春节在家里过,全是值班。过年的时候,大扫除、买年货、贴春联、做年夜饭,没有一次他能帮上忙的。我记得他每个除夕夜都值班,年三十值班要么没事,要么就会接诊重病号,在我们婚后他值班的十多年里,我知道的就有四五粒重危病号,其中就有两名是脑出血,所幸他们都给抢了回来,这也算是他的光荣吧!现在计算一下他在家的日子,一年也不足六分之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宁愿亏欠家人,也不愿意亏欠工作和别人!不管是谁有什么忙需要帮,他从不推脱,该帮的忙都要帮上。”

    “既然这样,您最欣赏他的是什么呢?”笔者又问?

    “我嘛,最欣赏的还是他的善良、执着和热情!他确实是一个对工作非常热情,对人非常同情,不服输,每天都学习和钻研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能听得出,实际上这是一位妻子对丈夫轻微的责备,同时也是深深的赞赏和支持。我们忍不住又对宋主任的妻子投以赞许的目光。

    “这军功章啊,也有您的一半!”

    聊着聊着,宋主任的老家到了,我们进了一个小巧的三合院。冯老师告诉大家,原来院子里全是公公婆婆养的花,现在由于没人打理也基本都送人了,院子里空空荡荡的。

    进了屋子落座之后,冯老师去里间拿出来一摞血红的证书,她一本本打开来,有县级的、有市级的,也有国家级的荣誉。像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年度十佳、最美志愿者、十大美德标兵什么称号,真是琳琅满目。望着这些荣誉证书,笔者不禁又想起了一篇专门报道他捐献造血干细胞事迹的文章中提到:他瞒着妻女独自去省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回来后一刻也没有耽搁,又去科里值班,而当荣誉证书发下来之后,当收到受捐者感谢信的时候,家人才知道的他是去发扬风格,学习雷锋去了。

    啊,这些血红的荣誉证书啊,闪耀着一位平凡的义务工作者,一位凡间天使的医德!这多么像宋主任那一腔为工作痴狂,一腔为救人痴心的热血啊!冯老师,这些证书就是一枚枚的军功章啊,这军功章啊,也有您的一半!不是吗?(本网记者)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