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图片展示 研究会 会展赛事 首页视频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行业之窗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风情 
藏在沂蒙山的牡丹花王
 

冯云香

    崮文化网 听文友说,她知道一个很美的地方,在桃墟镇前城村隐藏着一处沂蒙山的牡丹之乡。每到春天,各色牡丹迎着太阳开放,为山河增辉。我听了不敢相信,这么名贵和娇艳的国色天姿能落户沂蒙,在这块经过了血与火的土地上华丽绽放?到底是真还是假?我对园子的主人充满了好奇。文友见我沉思,便笑着说:眼见为实,周末带你去参观采访。我点点头。

  四十年来,有关牡丹这种富贵花,我只在画上见过,在歌中听过,却不曾亲眼见过。我一直想去牡丹之乡的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去一睹她们的芳颜,可惜一直没成行。如今能舍远求近地欣赏她们美艳绝伦的花容,激动得有些忘乎所以。

  这一天终于来到。在文友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驶向那个小山村进发。由于赶早,我们得以看到群峰连绵的沂蒙山在晨曦中醒来,山野和四散的小村庄都蒙着一层乳白色的轻纱。山林中的小鸟儿在各种树木的枝头欢歌,应和着不远处村庄的鸡鸣与三两声犬吠。过不了多久,轻纱散去,阳光朗照。微微的春风也赶来,像母亲的手轻抚亲爱的婴孩。

  随着山路越来越陡,前程村到了。我们从车上下来,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眼前看到了一幢带二层小洋楼的农家院。唷,院子外面有一大片牡丹园,我猜测这就是文友要带我来的地方了。

  院门口,站着一位憨态可掬的农民,大约60多岁的样子。个子高高瘦瘦的,眼睛不大不小,鼻梁挺直,从眼角到眉梢都透着淳朴的笑意,就像他身后的大山那样敦厚和朴实。经文友介绍,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公茂纯,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握手说明来意后,老人笑容可掬地表示欢迎。

  院子内外的牡丹花都盛开了,据说这些全是他培养和繁育的。在小洋楼的后面,还有一座古朴的农家小院,石头院墙环绕,门楼高挑,院门口一棵红艳的海棠花正开,老人说这是祖上留下的老宅,也是他每天起居和生活的地方。他顺手推开那还贴着红色春联的两扇黑漆铁板门,一股芳香之气又扑面而来。我们看到院子里满是牡丹花和各种其他造型花木的身影。

  阳光柔柔的,空气中弥散着浓郁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什么时候,勤劳的蜜蜂又在花丛中穿梭飞舞了,它们嗡嗡地唱着歌儿来回采蜜。各色硕大的牡丹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绚烂耀眼,愈加妩媚动人。真想摘一朵带戴在发间,或者插入瓶子,让那芳香常伴身侧。不过这只是一念之想罢了,谁又忍心让花枝分离呢?静静地站立花丛中,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气蓬勃,就像久居闺房的女子,在阳光照耀下尽情展开灿烂的笑颜。阵阵轻风吹来,花儿们轻轻摇头,叶子莎莎作响,就像一群闺中蜜友在相互窃窃耳语。

  在西主屋的窗前,是一大丛牡丹花,其主干甚是苍老,花朵却依然返老还童,仿佛玉姿仙骨,显得与众不同和贵气十足。据主人介绍说:她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哦,看来这就是牡丹花王了,她自然成了这院中的主角。一起来采访的文友们交口称赞,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在这座山间的老宅里,我们不但欣赏了百年花王的仙子气质,还发现了院主的另一项绝技。他不但养牡丹技艺精湛,而且对培育植物的造型也颇有研究。他用迎春花条和很多不知名的大山中的藤类植物,创造出了很多能不断生长的优美图案和活字。看门看到他做了很多精巧的铁丝模具,把各种植物的藤条定型成了中国结和宝葫芦的样子,还创造出了各种福、寿、和“中国梦”的不同活字体。这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老人啊!我们为他的创造力和审美观拍手鼓掌。憨厚的他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可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他心灵美的气质。他活得多么自信和艺术气质呢?在与他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植物造型师和侍候牡丹仙子的园丁!

  观赏完他的院子,我从口袋里摸出微型录音机,请他谈谈创建山村牡丹园的经历。没想到他摇摇头,不肯录音。他说:你们看到的我家园的牡丹,其实只是看了一角,更多的牡丹花还有着哩!

  “牡丹花?还有?在哪?”我脱口而出。

  老人见我疑惑,便从院门口抓过来一顶草帽戴上,说:“更多的还在山里,那儿才是名副其实的沂蒙牡丹园呢。不信我再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吧。”望着他憨厚朴实和黝黑的脸,我非常感动,这深山中的牡丹园是什么样子呢?于是跟着他一起向山上行进。
   太阳越升越高,宁静的山野迎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城里人和外地的游客,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寂静的山野热闹起来,寂寞的小山村也跟着热闹起来。双脚踏在上山的羊肠小道上,两边是已经谢了春红的杏树、桃树和正待开花的山楂树,夹杂其中的还有一些光秃秃的还未发芽的石榴园和酸枣树。

  走了没多久,就在桃林和杏林夹杂的山坡发现了惊喜。很明显,再往前走,与脚下已不是相同的天地。在那依然是桃杏共生的山坡上,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间,多了一片娇艳的面庞。那大朵大朵开放和正在含苞待放的,不正是老人要带我们看的山间牡丹仙子吗?和她们相媲美的还有妖娆富贵的芍药。芍药已经举起了鼓鼓的花苞,露着道道红唇,仿佛太阳再暖一下,春风再暖一些,她们就可以尽情开放,与牡丹姐姐比美了。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出现了一大片牡丹园,各色的牡丹花在阳光下争奇斗艳,吸引着游客的脚步和目光。我们自然脚下生风奔了过去,原来这才是山野牡丹园最典范的代表作。

  在一片倾斜的山坡上,我看到了久违的华美,一片牡丹在众多缤纷的春花之中盛开,绚丽华贵的牡丹几十片,上百片的花瓣组成了花朵的硕大和娇媚,引人驻足,令人赞叹。它的花色缤纷艳丽,黄的庄重矜持,红的如火如荼,粉的娇柔婀娜,紫的白的一尘不染。而花型更是俊秀婆娑,有荷花的娇美,菊花舒展般的妩媚,皇冠富贵般的典雅。牡丹花的开放,把春日人们赏花的高潮推向了顶点。

  和暖的春风拂过山岗,似姹紫嫣红的河流正在各色牡丹花的枝叶间流淌。徜徉在这一片花海中,我的眼中已经完是牡丹的世界。这令人惊心动魄的华美,又一次打动了我的心。你看哪,这株玫红的小清新牡丹,多像一位妙龄的小家碧玉。再看那株白里透红珠光宝气的牡丹,大有艳压群芳之嫌,多像雍容华美的杨贵妃!再看,那些略显低矮的白牡丹,纯洁娇羞地令人心驰神往,堪称仙苑奇葩,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还有那嫁接在同一母株上的四色牡丹仙子,多像几个拥抱在一起的好姐妹呢?忍不住低头把她们赏了又赏,赞了又赞!这花园中的牡丹,大体有粉、白和玫瑰红等几种颜色;花型有单层的,多层的居多。花朵大都硕大鲜艳。看着那些体态窈窕,花姿娇艳的牡丹仙子,任你是谁不会为之倾倒呢?就连那些平时不太喜欢花的男人也都俯身于花丛中啧啧赞叹。
   因为山坡是倾斜的,所以花园里的牡丹层次错落有致。万花攒动,释放着巨大的馨香,引来了无数蜜蜂在花间采蜜,还有一些调皮的蝴蝶在花丛中起舞,偶尔还会飞过你的眼前和头顶。此时,忽然想起蒋大为的那首《牡丹之歌》: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看到这么美的牡丹园,我们跟在园主身边,除了赞叹就是问这问那。老人也许是激动了,不厌其烦地回答着。他告诉我们,这里本来是一片大块石头形成的斜坡,为节省用地,他就势在上面建造了几排长方形的花池,里面填上土,再留着过道浇水、除草和繁育等。随着分生的牡丹越来越多,这片石头坡也容不下了,于是就把小牡丹秧子移在桃树、杏树和石榴林中。他指着满坡大大小小的牡丹花自豪地说,这些都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我们问他,培育牡丹一年能有多少收益?他憨厚地笑笑说:别人养花为了卖钱,我可不是,我只是喜欢伺候它们,只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它们,沂蒙山的风景就会更美。

  他还说,有人要为他和他的牡丹园写报道,他说什么都不肯,因为他养花不为出名,只为陪伴那些颇有灵性的牡丹仙子。每天来这里,同她们说说话,一天也离不开她们。随着网络的盛行和发展,他意识到美需要大家来欣赏。特别是有赏花懂花的人为他的牡丹园制作了美篇后,来赏牡丹的城里人就络绎不绝,小小山村也变得车水马龙起……“养牡丹,不以此牟!”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透过他的笑脸,我看到了他把美丽带给人间的品质。

  坐在山坡上,我们与他又聊起了牡丹。于是,关于培育牡丹的家史便被我们从他口中挖了出来。原来,他的祖上是在蒙阴联城的尹家沟,祖上先辈酷爱牡丹而养牡丹,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当时他的太祖父亦是当地有名的教师,非常受人尊敬,因其爱牡丹,他的学生们自发筹资为其购了四十亩地来养牡丹。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就流落于此,于是牡丹也便随着在这儿的深山扎下了根。看来他家养牡丹已经有着悠久的家史了。养牡丹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和不可或缺的生活……

  如此壮观的牡丹园,建在一片光洁的大石头上,我们可以想象,老人是挖了多少土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我们询问这些大牡丹养了多少年了?他说都有二十多年了。还说其实牡丹是不好养的,有时,在别人干完农活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在山坡上侍奉着他的娇美的牡丹园。

  望着盛开得如此荼蘼的牡丹花,我思潮起伏:是啊,牡丹再好看,也是花开一季鲜,但对她们的呵护却是一年四季的事情。我们只看到了春天花开的惊艳,怎知老人四季的辛劳呢?看来这位沂蒙山汉子确实对牡丹情有独钟,爱得深沉。
   他指着脚边的几株牡丹,憨厚地笑笑说:我只知道把祖先留下的养育经验传承下来,让山间美起来,就像是我们的生活一样。我是在培育和更新祖上留下来的牡丹,这才是咱沂蒙山的本土牡丹啊!

  多么淳朴的老人呀!我抬起头来望着他,忽见他的脸贵气得像牡丹花一样。我忽然觉得就是藏在沂蒙山的一株牡丹花王。啊!牡丹花开,象征富贵吉祥,象征沂蒙山区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总有一天,我也要将这高贵漂亮的牡丹花种满我的院子,让美丽永驻我梦想的家。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